Drew's Workbench
小程序从0到1总结
16.12.20195 min read — In Code

公司第一个(也是我的第一个)小程序今天上线了!

总得来讲, 整个开发过程是一个吃 💩 吃到习惯, 到最后觉得再吃一点也还可以接受, 大概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吧.

在正式开始原生小程序开发之前, 还使用了好评较多的TaroJs来开发 KYC 的 H5(这 tm 的发明的这个词...)App. 尽管 Taro 的工具链很完整有很紧跟潮流的使用了大部分流行技术, 还是避免不了各种坑要自己填. 总的来说, 流行框架带来的开发效率, 被填各端特有的坑所花的精力基本抹平, 甚至入不敷出也是有可能, 毕竟我只是在专注 H5 端开发的情况下就发现了很多问题. 要怎样做到在这样的平台下体现出多端同构的优势, 这是一个我无法回答的问题.

鉴于需求上的变化(专注微信端), 小程序端正式启动时还是果断采用了原生的道路. 在上线后也顺便总结一下, 从零到一搭建一个能吃的下去的 💩 的过程.

用户是一等公民, 但开发者不是

这是现在我全部的小程序开发体会. 可以看出微信为了把握住触达用户的这一关口, 基本上什么事都做得出来. 当然这本身没有什么错, 只是由于本身能力和思维方式的问题, 让开发者吃了太多的 💩.

小程序原理上的设计, 借鉴了很多 web 标准,尤其是Web Components, 刚使用起来甚至有在使用 Vue/Polymer 的错觉. 并且抛开简单的配置及组件定义, 并没有特别的多的关于如果组织前端框架的意见, 这就给了开发者搭建脚手架的空间. 诸如 MobX 等流行的库在小程序中使用并无太大问题. 按理说, 整个小程序架构也算是出自见过世面的人之手.

但是...

  • 是没用过Promise还是没见过Node的 callback? 整个wxsdk是基于自创的 callback 写法是什么意图?
  • 包管理这么重要的功能不好好屡屡清楚, 跑去做个什么 Wechat Devtools. 是觉得小程序的开发者都不配用命令行和 VSCode? 好不容易支持个npm, 那引入方式还不如自己写个脚本来的方便.
  • API 说改就改. 社区问题基本不理.
  • CICD 基本没法做, 因为要求 Devtools 处于登陆状态. API Secret 不香吗?
  • 调试工具难用到新层次. 控制台一堆莫名其妙的 warning.
  • 官方 ts 类型不改没法用
  • Page有存在的意义么
  • 各种json, 各种../../../../

总之, 小程序的架构上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用力过猛, 应该顺应标准的地方强行独树一帜, 对社区的一般实践和习惯视而不见. 搞的整个框架就像一曲农业重金属, 又华丽又土.

任何东西重油重辣都能吃, 即使是 💩

除了莫名其妙且完全没必要的各种.json, 小程序的模板 + 样式 + 控制器的组织形式是老套且有效的. 从构建的角度看, 每一块都可以独立出来, 并且有完善的工具链支持. 已是过去式的gulp以及其各种插件就能够胜任小程序的各种现代化改造了.

  • .wxml + posthtml

    wxml 与 html 并无太大差异理论上无需改造直接导出即可使用. 但是由于小程序对体积的限制, 一些如图片之类的静态资源加载需要外链处理, 并且能够有类似webpackcss中 resolve 资源的能力. 因此引入了posthtmlposthtml-urls插件. 这一处理不要紧, 还引入了一些麻烦. 主要是posthtml会按照 html 规则解析wxml并重新输出, 导致一些self-closing tag和诸如disabled等特殊 attribute 无法正确输出. 好在通过插件配置都可以避免.

  • .wxss + postcss

    wxss 在文档中被描述成是css又不是css的存在. 具体差别又语焉不详. 各种 css 特性处于薛定谔的猫状态, 到底能不能用谁也不知道. 好在css variables@import是能够使用的, 再加上sassnested syntax, 也可以说没有其他奢求了. 所以使用了postcss-nested, postcss-assets, postcss-px2units. postcss-assetsposthtml-urls作用相同, 用于处理 css 中的 assets 路径. postcss-px2units则用于把px转为rpx.

  • .ts to .js

    这个便没什么好说了. tsc伺候即可, gulp 亦有相关插件. 值得注意点是由于小程序对npm的奇葩支持方式, 各modules在目标文件夹的miniprogram_npm中并且会更改文件夹结构. 这就为某些按路径引入模块埋下了一堆坑, 也就是说不能像平常一样愉快的使用node_modules. 这就注定了一切 npm 包的引入都得见招拆招的使用.

    Wechat DevToolsnpm构建也是跳不过的一关, 好在提供命令行接口, 但是依赖 DevTools 的安装路径. 小程序开发的缩影: 就是不喂你吃屎也要给你塞个苍蝇.

  • 其他: 复制 json, copy 或软链文件, ...

    常规操作, 不赘述. 状态管理方面, 由于 MobX 与小程序性格上匹配尚可, 配合官方插件使用起来也没什么好抱怨. 什么? 热更新? 想太多呵呵.

这样一系列gulp task下来, 配合开发工具的 watch 功能, 总体上能达到一个可接受的开发环境. gulpfile.js无需很繁琐, package.json也能保持清爽. 如果更进一步还可以封装成命令行工具. 不过, 何必呢...

PS: 望这是我的最后一个小程序.

© 2024 by Drew Xiu.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ale.
GitHub Repo
Last build: 24.04.2024